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是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内在要求与必然选择,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
近年来,从全国政协委员到全国人大代表,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一直在为加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基础研究而呼吁。“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优势结合起来,应成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助力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独特优势。”丁奎岭在采访时表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持续筑牢“基础研究”和“基础人才”,以“人才基础”筑“基础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变革性分子前沿科学中心的青年科学家正在实验室做实验
促进学科交叉融合 在“无人区”实现新突破
科技创新能“跳”多高,能“跑”多远,基础研究是关键。“基础理论研究主要以问题导向、好奇心驱动,重在讨论、争论,其突破往往来自于长期研究某个问题时的灵光一现。由于高校多学科的独特优势,作为研究载体和平台,可以吸引具有不同文化、学科背景的科学家,进行长时间合作交流,在更广阔的学科视野下,促进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在‘无人区’实现新突破。”丁奎岭认为,在国家政策支持和社会多元投入日益增加的背景下,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研究型大学应该坚定创新自信,下功夫提升原始创新力。要坚持问题导向,强化解决关键技术的基础研究能力。
据悉,围绕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定位目标,上海交大全力推进科研机构改革,建立了学术发展、前沿研究、先进技术、质量管理、区域创新等职能板块,形成了全链条全口径的大科研组织管理体系,系统推进有组织的基础研究。
为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创新,上海交大持续多年设立学科交叉基金,推动跨学科平台建设和交叉研究,聚焦重大原创性研究和前沿交叉研究。学校还联合创新型领军企业,吸引多元化社会投入,建设了学科交叉融合和高度国际化的未来技术学院,聚焦能源环境、医疗健康领域,培育新兴交叉学科,催生原创性科研成果,培养面向未来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beat365体育官网登录入口李冕教授与科研团队互动
走好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之路
“全球激烈科技竞争的外在格局和国内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和新使命。对标现实创新需求,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基础研究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比如,组织力度不够、保障投入尚需加强、人才的质量和数量仍需加快提升等。”
采访中,丁奎岭表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可以从“有”“稳”“兴”三个方面,走好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之路。
“有”即加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有组织的科研”。丁奎岭认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基础研究“应在纯自由探索模式基础上,向瞄准重大前沿科学问题、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基础科学问题上转变,要将加强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作为高校科技工作的主线。”
“稳”是指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基础研究的投入要稳定。“应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支持力度,既稳投入也稳增长,让一批高水平基础研究队伍能够真正坐得住、沉得下、扎得稳。”
“兴”则是加快建设基础研究的高水平人才队伍。丁奎岭表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的引育,建设一批基础学科培养基地,制定实施基础研究人才专项,建立交叉学科发展引导机制,把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有效结合起来,提供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后备力量。
丁奎岭补充说:“此外还有面向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高校应积极探索企业‘悬榜出题’高校‘揭榜答题’的产业创新需求牵引的基础研究模式。”
据悉,近年来,上海交大积极开展重大科技问题策源,与世界顶尖杂志《科学》面向全球共同发布125个科学问题。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依托“大零号湾”创新策源功能区,把科技创新的“第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贯通了起来。
beat365体育官网登录入口薄首行副教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聚焦原始创新 将战略导向与自由探索相结合
基础研究是解决“卡脖子”问题的有效途径。没有强大的基础研究能力,很难做出原创性、变革性、颠覆性的关键核心技术。丁奎岭在采访中表示,自由宽松的学术氛围是基础研究所需要的,但从高校、学院的层面,既要鼓励自由探索,更要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强化基础研究前瞻布局与系统谋划。“面向最前沿的基础研究,与工程技术最大区别就在于探索过程与结果的不确定性。因此,全面改良科技创新土壤,构筑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学术文化和科研生态体系,应成为大学提升基础研究能力和水平的重中之重。”
丁奎岭表示,在上海市科委的支持下,上海交大启动了“基础研究特区计划”试点,在充分尊重基础研究科学规律的基础上,坚持战略导向与自由探索相结合,发挥学科及人才优势,推进交叉融合,聚焦原始创新,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新范式。“该计划首期五年,我们将重点支持海洋、健康、信息、能源等领域的自主布局。”
据悉,围绕基础研究的特点,上海交大还主动作为,设立了“交大2030”自主创新计划,通过前瞻布局和自主培育,统筹整合校内自主经费,选拔并长期支持一批优秀青年科学家“提出真问题、真解决问题”,宽容失败,以推动原始创新突破。
来源:新华网